在古人寫七夕的詩里,杜牧的這首《秋夕》是榜上有名的。#郝人讀詩詞
杜牧周旋于”牛黨”、”李黨”之間,兩頭不討好,干脆自我地活著。年少英俊、風(fēng)流倜儻、才華出眾的他,“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xì)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這種生活狀態(tài)下的杜牧,在詩作中,一是感懷古人,二是感傷女人。花叢中翩翩流連的他,對女人的心思也把握得極其準(zhǔn)確,所以才有了他優(yōu)美的宮怨詩。《秋夕》就是一首描寫宮女在七夕節(jié)幻想愛情的佳作。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牛郎織女星。
這首詩從屋里寫到屋外,從人間寫到天上,層層遞進(jìn),逐步展開,最終落腳到對”牽牛織女星”的凝望上,將少女的寂寞和對美好愛情的向往描寫得淋漓盡致。
第一句”銀燭秋光冷畫屏”寫的是屋里的情景。秋天的夜晚,桌上擺著白色的蠟燭,搖曳的燭光灑在畫屏上,本就是秋涼的季節(jié),白色的蠟燭和昏暗的燭光,為這夜色更增添了寒意,于是畫屏看起來都是寒冷的。
第二句”輕羅小扇撲流螢”,通過少女的動作來表述少女的境遇。就在這樣寒涼的夜晚,少女卻在搖動小扇撲打流螢。天氣轉(zhuǎn)寒,本不應(yīng)再用扇子,但少女卻在搖動小扇,一是說明寂寞無聊,借扇驅(qū)解無聊,無事找事;二是通過流螢說明少女所居之地荒涼無人,致使流螢亂飛;三是因為宮怨詩鼻祖漢代班婕妤,寫的《怨歌行》中有”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一句,后人寫詩時借扇子寓意為失寵女子。所以短短七個字”輕羅小扇撲流螢”,表達(dá)了一個失寵宮女在荒涼的寢宮里無聊至極。
第三句”天階夜色涼如水”寫的是屋外的情況。屋里搖扇也不足以解脫寂寞,干脆移步屋外,坐在屋外的臺階上,可是在秋夜里的臺階也是冰涼無比,繼續(xù)推進(jìn)少女的遭遇,屋里畫屏冷,屋外臺階更涼。
第四句”坐看牽扯織女星”,是全詩的核心。通過前三句的鋪墊,說明少女的孤獨寂寞,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句給出了答案,少女在幻想愛情。內(nèi)心中對愛情的渴望,使少女看什么都是冷的、涼的,只有抬頭凝視夜空,遠(yuǎn)望著牽牛織女星時,借每年一次的牛郎織女相會,寄托自己對愛情的幻想,給自己增添一點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