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覺得挺有意思的,電影名稱叫做《非誠勿擾》。
《非誠勿擾》表面是一部喜劇片,但骨子里卻是一部劇情倫理片。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年輕女子,以征婚的形式相識后,發(fā)現(xiàn)彼此過去的秘密,最后演變成“兩顆絕望的心”共同逃亡北海道。在這趟同床異夢的旅途中,中年男子想要尋求未來的承諾,而年輕女子卻想掙脫過去的束縛。
這個故事雖然松散,卻有意或無意地映射了當(dāng)下城市群體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和生存焦慮——在傳統(tǒng)道德約束極度缺失的當(dāng)下,如何在現(xiàn)實和理想間尋找平衡之道?
當(dāng)然,馮小剛的電影一向是不給答案的,他只負責(zé)提供溫暖。如果有人笨到要進電影院來尋找自己生活中那些困惑的答案,我們就只好裝作看不見了。
葛優(yōu)扮演的中年焦慮男秦奮,在北海道半真半假地進了教堂做懺悔。秦奮自己嘮叨的那點事兒,其實牧師和觀眾都聽不懂,但他自己卻能樂在其中。對于馮小剛導(dǎo)演來說,《非誠勿擾》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如果能撓到觀眾的腳心固然好,但如果撓不到那也無所謂。重要的是,馮小剛導(dǎo)演用《非誠勿擾》對自己的中年情懷做了一次略帶傷感的梳理。
我們雖然還能在電影中聽到那些期待的幽默對白,但對于觀眾來說,那種歡笑背后開始帶上一絲淡淡的憂郁。
《非誠勿擾》是一部很容易令人深思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