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點(diǎn)絳唇·一種蛾眉

    點(diǎn)絳唇·一種蛾眉

    [清代]:納蘭性德

    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傷心早?

    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空房悄,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

    點(diǎn)絳唇·一種蛾眉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同樣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就不如上弦月好。就像那愁苦之時下垂的眉毛不如歡樂時上彎的眉毛好一樣。被滯留在北國的庾信年紀(jì)未老,為何過早地開始傷心呢?

    白色墻壁上落下月亮的余暉,竹影在窗欞間輕輕搖曳。相思的人獨(dú)守空閨,直到烏鴉聲起、清曉將至,月亮也落下來了,徒留一人對影憑吊。

    注釋

    一種:猶言一樣、同是。蛾眉:蠶蛾的觸須彎曲細(xì)長,故用以比喻女子的眉毛。此借指月亮。

    下弦:指農(nóng)歷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初弦:即上弦,指農(nóng)歷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其時月如弓弦,故稱。古人以蛾眉代指女人的眉毛,又以上弦、下弦之月代指女人的眉毛下垂或上彎。

    庾(yǔ)郎:即庾信,南北朝后周人,駢文寫得尤好,著有《傷心賦》,傷其女兒與外孫相繼而去時的悲傷。詞人二十三歲喪妻,故以庾信自況。

    素壁:白色的墻壁、山壁、石壁。斜暉:指月光。

    烏啼:烏鴉鳴叫。又下西樓:指月落。

    參考資料:

    1、納蘭性德.納蘭詞:鳳凰出版社,2012-05-01:36-37

    2、子艮.納蘭詞:萬卷出版公司,2012-07-01:38-39

    點(diǎn)絳唇·一種蛾眉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點(diǎn)絳唇·一種蛾眉》是詞人于第一任妻子盧氏難產(chǎn)死后所作,是一首悼亡詞。盧氏才貌雙全,知書達(dá)理,性情溫雅,與詞人恩愛情篤,故其死后,詞人悼亡之音破空而起,這首詞便是詞人在《飲水詞》中悼亡盧氏的一首代表作。

    點(diǎn)絳唇·一種蛾眉鑒賞

      這首詞汪刻本有副題《對月》。從詞中所抒寫之情景看確是一首對月傷懷、凄涼幽怨之作。

      詞的上闋從“一種蛾眉”寫起,一語雙關(guān),既是言月,也是言人。從月解,蛾眉,自然指蛾眉月。“下弦不似初弦好”說的是下弦月不若上弦月出現(xiàn)在滿月之前,它出現(xiàn)在滿月之后,故而殘缺,雖同是蛾眉,卻是寄了無限的哀傷;另下弦夜半后現(xiàn),自是詞人傷心難寐,輾轉(zhuǎn)反側(cè)思念舊人的時分,從人解,此處便是說那下垂的眉毛不如上彎的眉毛好,即愁苦之時的眉毛不如歡樂時的好,意思是說此時的離懷愁緒不如歡聚之快樂。而此處下弦也所暗指詞人續(xù)娶的妻子官氏,初弦則暗指死去的盧氏,體現(xiàn)詞人對官氏的不滿和對盧氏的痛惜與懷念。詞人如此作法,可謂婉曲而哀怨。“庾郎未老,何事傷心早。”庾信因《傷心賦》而著名,而詞人二十三喪妻,此處以庾信自比,感慨自己雖未老去,卻過早的傷心了。故自問“何事傷心早。”

      詞的下闋轉(zhuǎn)以景語出之,化情思為景句,又含蘊(yùn)要眇之至。“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這一句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物象并沒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卻帶出了深長而清淡的意境:冷冷清輝,清清素壁,窗前竹影橫斜,深淺搖曳,似人有無盡心事。納蘭性德似乎一輩子都為心愛之人委婉繾綣,“空房悄”便是詞人對死去的妻子盧氏的追思了。“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又是一個不眠之夜,聽烏啼,看殘?jiān)挛鞒粒諏λ乇冢萑挥暗酢O攵昝己卧冢孪以職埅?dú)憑吊,自然不如上弦月時,共剪窗燭罷。然而房空人去,只有獨(dú)自嘆息了。此句應(yīng)為通篇詞眼,流露出詞人的滿懷愁緒。

      這首詞先是采用了聯(lián)想和比喻兩種藝術(shù)手法,用“蛾眉”、“下弦”、“初弦”等形象隱喻所思之人的情貌,清新而婉曲地表達(dá)了詞人對所思之人的愛慕和憐惜。又自比古人,用庾信點(diǎn)出自己的哀痛和思念。而后以景語出之,化情思為景句,又含蘊(yùn)要眇之至。結(jié)尾處又用“空房”、‘烏啼“、”又下西樓“等凄婉意象,表達(dá)了詞人內(nèi)心的寂寥與幽怨。

      同時該詞的特點(diǎn)是短小而精致深長,言辭清淡而意蘊(yùn)深遠(yuǎn),這表現(xiàn)為詞人所用的意象都是冷色調(diào)意象,帶出的意境清素而凄婉,渲染的氛圍凄清冷寂,處處點(diǎn)化出詞人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愁。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yù),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dú)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西湖留別

    唐代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fēng)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次韻龔諫議輔之同游靈巖寺

    劉摰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長安肆中有擁書甚富而秘不示人詩以異之

    明代凌義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

    乙卯仲夏偕吟友三人①游黃山登飛來石以觀西海群峰有感賦此

    常國武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yīng)從天上落。

    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眾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

    賦得石琴送陳健夫往零陵

    清代屈大均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

    石音最是難調(diào)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

    閒居雜詠 其五

    黃文儀

    雨后添詩興,花前破笑顏。知音千古少,得趣一心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