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師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zì zhī shī
基本解釋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指改正別人詩文中的一個字或糾正一個誤讀、誤寫的字。
出處明 張岱《與周伯戩之書》:“張乖崖以蕭楚才為一字之師。”
一字之師的典故
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內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里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寫好后,他覺得非常滿意。
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后,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于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因為他認為既然數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非常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師。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字之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床上安床 | 南朝 陳 姚最《續畫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煩草。若比方諸父,則床上安床?!?/td> |
眾多非一 | 漢 王充《論衡 別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廟,眾多非一,故喻以百官?!?/td>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td>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td> |
裾馬襟牛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td>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td>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五回:“滋著一臉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領,腰系絲絳,疙里疙瘩,光著兩只腳,拖一雙破草鞋?!?/td>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