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善貶惡的成語故事

拼音bāo shàn biǎn è
基本解釋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出處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p>
暫未找到成語褒善貶惡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褒善貶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 成語 | 歷史出處 |
|---|---|
| 痛定思痛 | 唐 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td> |
| 付之一炬 | 唐 杜牧《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td> |
| 庖丁解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td> |
| 敲詐勒索 | 曲波《林海雪原》:“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為非作歹,敲詐勒索,無惡不作?!?/td> |
| 時至運來 | 南朝 宋 顏延之《大筮箴》:“時至運來,當在三五?!?/td> |
| 不治之癥 | 魯迅《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臟及心,已成不治之癥,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td> |
| 風急浪高 | 《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涌,風急浪高?!?/td> |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這就去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什么不好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