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活,你會飛的更高——讀《孔融讓梨》有感在我國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三字經》中,有“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的韻文??兹谒臍q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幾個,面對父親剛買來的梨子,哥哥讓孔融先拿,而孔融卻揀了個最小的。父親問孔融為什么這樣做,孔融回答說:“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就該吃小的?!备赣H不禁為兒子的謙讓懂事高興,卻又故意問道:“可你還有個小弟弟,為何不把最小的梨留給他呢?”孔融則答:“我比弟弟大,哥哥應該讓弟弟,所以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你能不為孔融這種謙讓精神所感動嗎?我們應該向孔融學“感恩”。
今天的我們是被人稱為“小皇帝”的一代,衣來張口,飯來伸手,是眾多親友的中心,凡是都被被寵著、讓著,可是我們又為身邊的親友做了些什么呢?一直以來,都覺得被人寵、被人讓是很自然的事情,讀了《孔融讓梨》后,感到有些迷惑。爸爸、媽媽找來了許多“感恩”的小故事讀給我聽,并且耐心的向我解釋,我漸漸好像搞懂了一些,感覺自己真的是很自我,缺少孔融的謙讓精神和感恩之心。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他長大成人,父母要花費許多的心血與汗水;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眾多的老師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螞r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們是否能夠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感恩很簡單,就像“孔融讓梨”那樣只需要簡簡單單的行動就可以做的很好;感恩又很不容易,就像“孔融讓梨”那樣需要你用心去體會,才能詮釋它的真諦。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師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你也會飛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