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學校對面的書店買了一本《從文自傳》,給錢的時候老板說,最近怎么這么多人買這書,還有買《邊城》的?我笑了笑,告訴他我們語文課本上正學到這篇課文。
課本里的小說大都只是節選,可是也只有沈從文的這部作品讓我們有想買來完整的小說看看它的開始與結局的欲望。
書我是看過的,是暑假里補習的時候。閑暇時逛書店,偶然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很美,當然也有因為想要多涉及一些名著來欣賞,加之它的價格正好合適,便買了下來。
說看過也著實有些慚愧,因為補習的時候坐車要很長的時間,我幾乎是從起點站做到終點站,好處是可以坐到很好的座位,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就在公交車上將它欣賞了一番。如今再次欣賞便是跟著老師細致入微地品讀了。
讀書的時候總是想要寫點什么說明我對這部作品有多么多么的喜愛,可是真正坐到電腦前卻什么都說不出來。
只能說這是一部清新脫俗的作品,每一個字都好像樸素而自然。讀它的時候,好像全世界都可以安靜下來,毫無半點矯揉造作。
上課時分析作品的感情,老師笑著說我們就先分析大家最感興趣的“愛情”吧。全班大笑。然后開始挖出文章中表現愛情的句子。
“一家人都好,你認識他們一家人嗎”
翠翠這句小賭氣的話,讓我也不免嘴角上揚。可愛的翠翠,情竇初開的翠翠,此刻和爺爺賭氣的翠翠,心里正想著那個端午遇到的英俊的儺送二老,莫名的情愫在她心里悄悄升起。兄弟倆同時愛上一個女孩,讓我想起了正在追的美劇“吸血鬼日記”,
不同的是這個故事里毫無利益關系,只是純潔純粹的喜歡。大老知道翠翠心屬自己的弟弟時,他毅然選擇了退出,在退出后卻不幸意外死亡。老師只說二老因為這件是非常傷心才離開了翠翠,其實當然不只這個原因,很多人認為是翠翠和爺爺聯合起來害死了大老,又阻止了二老同磨坊主的女兒成婚。也許是迫于外界壓力,也許真的只是因為兄弟間的情誼。總之,看到全文的最后是有淡淡地悲傷的。為這一段純真的、剛出生就夭折的愛情。
“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婦,你答應不答應”
第一堂課老師是給我們放的影片,第一個鏡頭就讓我差點流淚,看著爺爺和藹可親的面容。其實這部作品最感動我的并不是愛情,而是這濃濃的祖孫情,或者說,感動我的就是爺爺這個角色。自己的女兒和丈夫殉情,留下這可憐的小骨肉。爺爺拉扯大自己的女兒又撫養自己女兒的女兒,又有多少辛苦在其中呢。爺爺是邊城淳樸人民的代表,他善解人意,他受人尊敬。
他對自己的小孫女有多少的不舍誰能體會,可是他并不是自私地把孫女鎖在自己身邊,而是想到自己也時日不多便張羅著翠翠的婚事。祖父對待翠翠婚姻的態度是非常民主的,當他知道了翠翠與大老、二老之間的故事后,只是叫兩位在翠翠家山頭按照村里的規矩唱歌,然后叫翠翠自己選擇。祖父的死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也是因為過度的勞累,因為對翠翠婚事的操心。倘若完完整整地把影片看完,我想至此應該為爺爺的偉大流出了眼淚吧
小說里還有很多的感情,傾注的沈老的心血。我也沒有研究,只是作為一個讀者說出對沈老作品的愛慕。喜歡他質樸、能夠洗禮人的靈魂的文字。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是把語文書放在電腦前邊看邊寫的。我想總有一天我會有充裕的時間去真正的了解這部作品的精神內涵。對喜歡的作者喜歡的人就應該有這種執著的追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