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xiāng)子(無題)
南鄉(xiāng)子(無題)。宋代。辛棄疾。 隔戶語春鶯。才掛簾兒斂袂行。漸見凌波羅襪步,盈盈。隨笑隨顰百媚生。著意聽新聲。盡是司空自教成。今夜酒腸還道窄,多情。莫放籠紗蠟炬明。
[宋代]:辛棄疾
隔戶語春鶯。才掛簾兒斂袂行。漸見凌波羅襪步,盈盈。隨笑隨顰百媚生。
著意聽新聲。盡是司空自教成。今夜酒腸還道窄,多情。莫放籠紗蠟炬明。
隔戶語春鶯。才掛簾兒斂袂行。漸見淩波羅襪步,盈盈。隨笑隨顰百媚生。
著意聽新聲。盡是司空自教成。今夜酒腸還道窄,多情。莫放籠紗蠟炬明。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宋代:
趙抃
錦川城里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fēng)終日為誰清。
錦川城裡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fēng)終日為誰清。
宋代:
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裡偷閒每見存。
:
向雪湖
曈曨曉日上簾旌,又聽林鳩逐婦聲。
可笑天公無定向,只隨汝輩作陰晴。
曈曨曉日上簾旌,又聽林鳩逐婦聲。
可笑天公無定向,隻隨汝輩作陰晴。
宋代:
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yīng)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yīng)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唐代:
張喬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后更宜浮月飲,風(fēng)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城裡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後更宜浮月飲,風(fēng)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宋代:
楊萬里
倦來睡思酒般醲,曉起東園看曉風(fēng)。
孤負(fù)梅花三四日,新年人事到城中。
倦來睡思酒般醲,曉起東園看曉風(fēng)。
孤負(fù)梅花三四日,新年人事到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