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秀才問疾
答張秀才問疾。明代。李攀龍。 青陽蕩積晦,素雪亦云熙。仲月陶嘉樹,閒庭曖流滋。微風中夜興,清光動遙帷。殘燈出四壁,鐘鼓一何癡。閉關抵百役,內(nèi)熱耿于罹。養(yǎng)痾終年歲,人生能幾時。服散代晨餐,匕箸厭相持。哲夫秉大觀,一往不復疑。所愧乏明德,盈縮無常期。
[明代]:李攀龍
青陽蕩積晦,素雪亦云熙。仲月陶嘉樹,閒庭曖流滋。
微風中夜興,清光動遙帷。殘燈出四壁,鐘鼓一何癡。
閉關抵百役,內(nèi)熱耿于罹。養(yǎng)痾終年歲,人生能幾時。
服散代晨餐,匕箸厭相持。哲夫秉大觀,一往不復疑。
所愧乏明德,盈縮無常期。
青陽蕩積晦,素雪亦雲(yún)熙。仲月陶嘉樹,閒庭曖流滋。
微風中夜興,清光動遙帷。殘燈出四壁,鐘鼓一何癡。
閉關抵百役,內(nèi)熱耿于罹。養(yǎng)痾終年歲,人生能幾時。
服散代晨餐,匕箸厭相持。哲夫秉大觀,一往不複疑。
所愧乏明德,盈縮無常期。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于慎行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游。
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遊。
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
明代:
周旋
悲風起高樹,陰云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
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
悲風起高樹,陰雲(yún)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
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
宋代:
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
未見拂雲(yún)梢,已引鞭驥根。
:
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兩漢:
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yè)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zhí)中和,以蒞蒼生。
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
皇皇我後,紹業(yè)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zhí)中和,以蒞蒼生。
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
清代:
楊玉銜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牆薜荔,淩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