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襲生過鮑山樓
夏日襲生過鮑山樓。明代。李攀龍。 長白山人本種田,談經半住?湖邊。攜來滿甕春城酒,乞得諸生月俸錢。倚檻四高滄海氣,銜杯一望縉云天。尋常雞黍休嫌薄,不淺交情二十年。
[明代]:李攀龍
長白山人本種田,談經半住?湖邊。攜來滿甕春城酒,乞得諸生月俸錢。
倚檻四高滄海氣,銜杯一望縉云天。尋常雞黍休嫌薄,不淺交情二十年。
長白山人本種田,談經半住?湖邊。攜來滿甕春城酒,乞得諸生月俸錢。
倚檻四高滄海氣,銜杯一望縉雲天。尋常雞黍休嫌薄,不淺交情二十年。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宋代:
蔡襄
七年相別復相逢,墻外千枝依舊紅。
只有蒼顏日憔悴,奈緣多感泣春風。
七年相別複相逢,牆外千枝依舊紅。
隻有蒼顔日憔悴,奈緣多感泣春風。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明代:
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