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襄陽寒食寄宇文籍。唐代。竇鞏。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代]:竇鞏
譯文
水面上薄煙散去,遠遠望見岸邊許多戶人家,在這美麗的春天,卻沒有人陪伴我,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獨自縱馬游覽,馬蹄踏著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著花瓣。
注釋
寒食:即寒食節,清明前一二天。
宇文籍:從詩的內容看應是作者的一位友人。
見:現,顯露。
此詩描繪了襄陽城的美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襄陽城四周環水,春來煙水朦朧,當艷陽高照,輕霧才退去,方現出參差人家。一個“見”字,十分生動。“東風吹柳”、“馬踏春泥”,非常傳神。馬踏春泥半是花:點名季節;有“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意境,寫出春天的可愛。如此美景卻只能獨自消受,對友人的思念盡在其中矣。
唐代·竇鞏的簡介
[唐](約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間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竇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詳,約自唐肅宗寶應元年至穆宗長慶元年間在世,年六十歲。狀貌魁偉。少博覽,無所不通。性宏放,好談古今。門多長者車轍。諸兄均先貴達,鞏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舉進士。袁滋鎮滑州,辟為從事。入朝,拜侍御史,歷司勛員外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浙東,奏為副使,檢校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稹移鎮武昌,鞏為副使。平居與人言,吻動而言不發,白居易等目為囁嚅翁。后終老于鄂渚。鞏所著詩,見竇氏聯珠集。
...〔
? 竇鞏的詩(39篇) 〕
清代:
戴亨
書齋西數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書齋西數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清代:
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後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明代:
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甯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明代:
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
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莫歎飄零萬裡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雲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宋代:
楊萬里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