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丁亥閏四月十三日賦
賀新郎 丁亥閏四月十三日賦。近代。陳衍。 朝雉飛鳴鷕。是一雙、南來翡翠,西來青鳥。幾度靈均媒不好,癡漢欲馱騕裊。算判牒、氤氳分曉。七寶樓臺三萬戶,看枕邊、玉斧工夫巧。待比翼,伽楞了。梢頭豆蔻娉婷裊。壓春風、珠簾十里,善容為窕。展眼千重石榴吐,領取一枝生小。想花下、櫻桃多少。淺紫綸巾顏色稱,羨座中、夫婿舒同佼。奈望眼,穿天杪。
[近代]:陳衍
朝雉飛鳴鷕。是一雙、南來翡翠,西來青鳥。幾度靈均媒不好,癡漢欲馱騕裊。
算判牒、氤氳分曉。七寶樓臺三萬戶,看枕邊、玉斧工夫巧。
待比翼,伽楞了。
梢頭豆蔻娉婷裊。壓春風、珠簾十里,善容為窕。展眼千重石榴吐,領取一枝生小。
想花下、櫻桃多少。淺紫綸巾顏色稱,羨座中、夫婿舒同佼。
奈望眼,穿天杪。
朝雉飛鳴鷕。是一雙、南來翡翠,西來青鳥。幾度靈均媒不好,癡漢欲馱騕裊。
算判牒、氤氳分曉。七寶樓臺三萬戶,看枕邊、玉斧工夫巧。
待比翼,伽楞了。
梢頭豆蔻娉婷裊。壓春風、珠簾十裡,善容為窕。展眼千重石榴吐,領取一枝生小。
想花下、櫻桃多少。淺紫綸巾顔色稱,羨座中、夫婿舒同佼。
奈望眼,穿天杪。
唐代·陳衍的簡介
陳衍(1856~1937),近代文學家。字叔伊,號石遺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政變后,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任官報局總編纂,與沈曾植相識。二十八年,應經濟特科試,未中。后為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教習。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學講授,編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蘇州,與章炳麟、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
...〔
? 陳衍的詩(79篇) 〕
清代:
朱鐘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
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裡行。
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
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雲。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宋代:
劉克莊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清代:
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明代:
王世貞
人耶仙耶,宛然而來者,疇為汝之權耶。仙耶人耶,翩然而去者,疇為汝之身耶。
人耶仙耶,宛然而來者,疇為汝之權耶。仙耶人耶,翩然而去者,疇為汝之身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