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長安。清代。顧炎武。 東井應天文,西京自炎漢。都城北斗崇,渭水銀河貫。千門舊宮掖,九市新廛闬。云生百子池,風起飛廉觀。橋邊拜單于,闕下俘可汗。武將把雕戈,文人弄柔翰。遺跡俱煙蕪,名流亦星散。愁聞赤眉入,再聽漁陽亂。論都念杜篤,去國悲王粲。積雨乍開褰,凄其秋巳半。惆悵遠行人,單衣裁至骭。
[清代]:顧炎武
東井應天文,西京自炎漢。都城北斗崇,渭水銀河貫。
千門舊宮掖,九市新廛闬。云生百子池,風起飛廉觀。
橋邊拜單于,闕下俘可汗。武將把雕戈,文人弄柔翰。
遺跡俱煙蕪,名流亦星散。愁聞赤眉入,再聽漁陽亂。
論都念杜篤,去國悲王粲。積雨乍開褰,凄其秋巳半。
惆悵遠行人,單衣裁至骭。
東井應天文,西京自炎漢。都城北鬥崇,渭水銀河貫。
千門舊宮掖,九市新廛闬。雲生百子池,風起飛廉觀。
橋邊拜單于,闕下俘可汗。武將把雕戈,文人弄柔翰。
遺跡俱煙蕪,名流亦星散。愁聞赤眉入,再聽漁陽亂。
論都念杜篤,去國悲王粲。積雨乍開褰,凄其秋巳半。
惆悵遠行人,單衣裁至骭。
唐代·顧炎武的簡介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
? 顧炎武的詩(280篇) 〕
明代:
邱云霄
浮生荏苒年光盡,舊業凄涼壯志違。醉里自憐傷古調,燈前兒舞試新衣。
千家爆竹城闉莫,一箸柔蔬酒力微。白發總能知歲改,青山依舊對柴扉。
浮生荏苒年光盡,舊業凄涼壯志違。醉裡自憐傷古調,燈前兒舞試新衣。
千家爆竹城闉莫,一箸柔蔬酒力微。白發總能知歲改,青山依舊對柴扉。
宋代:
葛紹體
屋頭楊柳綠參差,小竹疎花此更宜。
簾漾水紋閑晝日,早秋風物似春時。
屋頭楊柳綠參差,小竹疎花此更宜。
簾漾水紋閑晝日,早秋風物似春時。
明代:
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宋代:
許及之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
趙瑗妾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