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荀鶴的詩 >
贈(zèng)李鐔(鐔自維揚(yáng)遇亂,東入山中)
贈(zèng)李鐔(鐔自維揚(yáng)遇亂,東入山中)
贈(zèng)李鐔(鐔自維揚(yáng)遇亂,東入山中)。唐代。杜荀鶴。 君行君文天合知,見君如此我興悲。只殘三口兵戈后,才到孤村雨雪時(shí)。著臥衣裳難辦洗,旋求糧食莫供炊。地爐不暖柴枝濕,猶把蒙求授小兒。
[唐代]:杜荀鶴
君行君文天合知,見君如此我興悲。只殘三口兵戈后,
才到孤村雨雪時(shí)。著臥衣裳難辦洗,旋求糧食莫供炊。
地爐不暖柴枝濕,猶把蒙求授小兒。
君行君文天合知,見君如此我興悲。隻殘三口兵戈後,
才到孤村雨雪時(shí)。著臥衣裳難辦洗,旋求糧食莫供炊。
地爐不暖柴枝濕,猶把蒙求授小兒。
唐代·杜荀鶴的簡介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jìn)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fù)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xué)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fēng)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yuǎn)《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jì)事》及《唐才子傳》。
...〔
? 杜荀鶴的詩(283篇) 〕
南北朝:
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jì)年。心冥塵竟遠(yuǎn),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dú)無路,追感倍悽然。
甫畢榮親願(yuàn),歸休不計(jì)年。心冥塵竟遠(yuǎn),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dú)無路,追感倍悽然。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yún)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
明代:
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wǎng),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guān)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甯知牽世網(wǎng),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雲(yún)。非關(guān)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清代:
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shí)未至。
時(shí)至當(dāng)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fā),天下識猿臂。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歎,自詭時(shí)未至。
時(shí)至當(dāng)雲(yún)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fā),天下識猿臂。
唐代:
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宋代:
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yuǎn),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fēng)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不必山林遠(yuǎn),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fēng)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