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中吳感舊)
聲聲慢(中吳感舊)。宋代。張炎。 因風整帽,借柳維舟,休登故苑荒臺。去歲何年,游處半入蒼苔。白鷗舊盟未冷,但寒沙、空與愁堆。謾嘆息,問西門灑淚,不忍徘徊。眼底江山猶在,把冰弦彈斷,苦憶顏回。一點歸心,分付布襪青鞋。相尋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懷。悵望久,海棠開、依舊燕來。
[宋代]:張炎
因風整帽,借柳維舟,休登故苑荒臺。去歲何年,游處半入蒼苔。白鷗舊盟未冷,但寒沙、空與愁堆。謾嘆息,問西門灑淚,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猶在,把冰弦彈斷,苦憶顏回。一點歸心,分付布襪青鞋。相尋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懷。悵望久,海棠開、依舊燕來。
因風整帽,借柳維舟,休登故苑荒臺。去歲何年,遊處半入蒼苔。白鷗舊盟未冷,但寒沙、空與愁堆。謾歎息,問西門灑淚,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猶在,把冰弦彈斷,苦憶顔回。一點歸心,分付布襪青鞋。相尋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懷。悵望久,海棠開、依舊燕來。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宋代:
陸游
微疾經(jīng)旬近藥囊,往來巷陌未全妨。
時時小雨知春近,處處閑身覺日長。
微疾經(jīng)旬近藥囊,往來巷陌未全妨。
時時小雨知春近,處處閑身覺日長。
:
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雲(yún)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明代:
陳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里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凈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裡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淨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宋代:
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清代:
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
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司勳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
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