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林翁四首 其四
哭林翁四首 其四。清代。繆公恩。 理氣真源已盡窺,惜乎宛轉合時宜。金針未得斯人度,幾卷殘書付與誰。
[清代]:繆公恩
理氣真源已盡窺,惜乎宛轉合時宜。金針未得斯人度,幾卷殘書付與誰。
理氣真源已盡窺,惜乎宛轉合時宜。金針未得斯人度,幾卷殘書付與誰。
唐代·繆公恩的簡介
繆公恩(1756-1841),漢軍正白旗,沈陽人。原名公儼,字立莊,號楳澥,別號蘭皋。繆公恩家世代為官,曾隨父親宦游江南近20年,飽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歸盛京后,即以詩畫自娛。他50歲時出任盛京禮部右翼官學助教,后主講沈陽萃升書院,培養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陽書院留學的朝鮮國學生,學成歸國后多在朝鮮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繆公恩的教誨之恩。朝鮮貢使到沈陽有不識繆蘭皋先生者,則引為缺憾。繆公恩的詩作編入《夢鶴軒梅澥詩抄》,收詩兩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遼海叢書》中時僅存四卷六百余首。
...〔
? 繆公恩的詩(376篇) 〕
明代:
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明代:
區大相
家住層城接御溝,承恩使越錦衣游。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家住層城接禦溝,承恩使越錦衣遊。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
彭桂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別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別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幹。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
:
弘歷
遇閏節偏緩,當春霰尚飄。如留寒轉劇,似惜雪將消。
入夜飛蛾驟,堆田碎玉饒。東皇花信慢,青女助瓊綃。
遇閏節偏緩,當春霰尚飄。如留寒轉劇,似惜雪將消。
入夜飛蛾驟,堆田碎玉饒。東皇花信慢,青女助瓊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