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題張東畬大令仿唐六如山水
甘州 題張東畬大令仿唐六如山水。清代。張祥河。 看巉巖、一道瀉春泉,中有古苔香。傍皴痕濕處,煙分雜樹,雨漬疏篁。人外除將清籟,白石語蒼涼。方信如如悟,參透空王。回首歸田吳下,嘆零星剩稿,冷落荒莊。只溪頭潤綠,曾照薜蘿裳。恁淋漓、墨壺輕灑,蕩寒云、尺幅黯瀟湘。還知否、如今桃塢,盡是斜陽。
[清代]:張祥河
看巉巖、一道瀉春泉,中有古苔香。傍皴痕濕處,煙分雜樹,雨漬疏篁。
人外除將清籟,白石語蒼涼。方信如如悟,參透空王。
回首歸田吳下,嘆零星剩稿,冷落荒莊。只溪頭潤綠,曾照薜蘿裳。
恁淋漓、墨壺輕灑,蕩寒云、尺幅黯瀟湘。還知否、如今桃塢,盡是斜陽。
看巉巖、一道瀉春泉,中有古苔香。傍皴痕濕處,煙分雜樹,雨漬疏篁。
人外除將清籟,白石語蒼涼。方信如如悟,參透空王。
回首歸田吳下,歎零星剩稿,冷落荒莊。隻溪頭潤綠,曾照薜蘿裳。
恁淋漓、墨壺輕灑,蕩寒雲、尺幅黯瀟湘。還知否、如今桃塢,盡是斜陽。
唐代·張祥河的簡介
(1785—1862)江蘇婁縣人,字詩舲。嘉慶二十五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道光間歷戶部郎中、河南按察使、廣西布政使、陜西巡撫。在豫治祥符決口能始終其事。咸豐間,官至工部尚書。工詩詞,善畫山水花卉。有《小重山房集》。卒謚溫和。
...〔
? 張祥河的詩(77篇) 〕
清代:
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游。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遊。
清代:
朱鐘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
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裡行。
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
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元代:
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夢雲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裡,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
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
顧大申
一劍收秦鹿,秋風萬里心。悲歌誰掩泣,壯士已成禽。
井邑新豐舊,龍蛇大澤深。殘碑埋野戍,雪后此登臨。
一劍收秦鹿,秋風萬裡心。悲歌誰掩泣,壯士已成禽。
井邑新豐舊,龍蛇大澤深。殘碑埋野戍,雪後此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