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眼空一世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白費心機 |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慷慨悲歌 |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戰天斗地 |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意料之外 |
沒有想到的。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