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明行修 |
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
禍亂滔天 |
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
當機立斷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振聾發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
暗香疏影 |
暗香:淡淡的香氣;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態。指稱梅花。 |
對牛彈琴 |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
經緯萬端 |
比喻頭緒極多。 |
貌合神離 |
貌:外表;神:內心。指外表上一致;內心里不一樣。形容表面上關系很融洽;而實際上各懷心思。 |
息跡靜處 |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不見行跡,只有自己靜止不動。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心猿意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