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即不離
詞語解釋
不即不離[ bù jí bù lí ]
⒈ ?佛教用語,不接近亦不遠(yuǎn)離(指人際關(guān)系)
英keep sb.at a respectful distance;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謂諸法相狀雖異而性體則一。
引《圓覺經(jīng)》卷上:“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唐 窺基 《成唯識(shí)論述記》卷七:“但法生時(shí),緣起力大,即一體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離。”
宋 蘇軾 《周文炳瓢硯銘》:“不即不離,孰曰非道人之利器。”
⒉ ?形容既不親近,也不疏遠(yuǎn)。
引《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到了夫妻之間便合他論房幃資格,自己居右,處得來天然合拍,不即不離。”
黃遠(yuǎn)庸 《政海之一勺》之一:“國民黨之對(duì) 袁,內(nèi)部不知如何,而表面確止在不即不離之間。”
國語辭典
不即不離[ bù jí bù lí ]
⒈ ?佛教用語。謂眾生和佛的關(guān)系,既不是等同,也不是兩個(gè)個(gè)別體。后多比喻對(duì)人的態(tài)度,既不親近,也不疏遠(yuǎn)。
引《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不即不離,無縛無脫。」
例如:「她不即不離的態(tài)度,讓他苦惱萬分。」
近若即若離
相關(guān)成語
- lián yī qún連衣裙
- yán yuán顏元
- lì qì力氣
- lù yòng錄用
- wéi wù lùn唯物論
- zé rèn責(zé)任
- huáng hé黃河
- shuì mù稅目
- huì guǎn會(huì)館
- liáng mín良民
- dòng jī lùn動(dòng)機(jī)論
- jié lǐ kē杰里科
- yāo lǐ yāo qì妖里妖氣
- yī nián shēng一年生
- cháng píng fǎ常平法
- shè xiāng cōng麝香驄
- lì sè力穡
- shí gǔ食蠱
- guàn mù灌木
- àn dàn黯淡
- róu hé糅合
- xiāo tuì消退
- yè miàn頁面
- zhǐ jìn指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