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擊
詞語解釋
出擊[ chū jī ]
⒈ ?向敵人發起攻擊。
英sally;
引證解釋
⒈ ?謂向敵人發起攻擊。
引《史記·李將軍列傳》:“及出擊 胡,而 廣(李廣 )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后漢書·韓棱傳》:“憲(竇憲 )惶恐,白太后求出擊 北匈奴 以贖罪。”
明 高攀龍 《王侯祠兩廡記》:“往者 嘉靖 甲寅、乙卯間,吾邑有 倭 寇,邑之義士 何五路 等三十六人,奮然持白梃出擊之,敗死城西之濠。”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章:“那里,既能夠發揚火力射殺敵人,又有利于出擊沖鋒。”
國語辭典
出擊[ chū jí ]
⒈ ?出兵攻擊。
引《后漢書·卷四五·韓棱傳》:「憲惶恐,白太后求出擊北匈奴以贖罪。」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命諸軍圍城,發民丁數十萬,日夜攻城,命趙太袓統軍出擊。」
反迎擊
⒉ ?防御中,對正在編組或集結,準備攻擊的敵軍部隊予以遲滯、瓦解,或具摧毀性的攻擊行動,皆稱為「出擊」。
※ "出擊"的意思解釋、出擊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