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斷
詞語解釋
獨斷[ dú duàn ]
⒈ ?不商量,獨自做決定。
英dictatorial; arbitrary;
引證解釋
⒈ ?獨自決斷;專斷。
引《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聽獨斷,多其門戶,羣臣之道,下得明上,賤得言貴,故姦人不敢欺。”
《史記·李斯列傳》:“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處尊位,長執重勢,而獨擅天下之利者,非有異道也,能獨斷而審督責,必深罰,故天下不敢犯也。”
宋 蘇軾 《上蔡省主論放欠書》:“伏惟明公獨斷而力行之,使此二百二十五家,皆得歸安其藜糗……以歌詠明公之德。”
《孽海花》第十八回:“政體一層,我國數千年來,都是皇上一人獨斷的,一時恐難改變。”
周恩來 《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前進》:“什么叫獨斷?就是我說的話就對,人家說的話就不對。”
⒉ ?指不用外力而能自動砍斷。
引《韓詩外傳》卷八:“妾聞 奚公 之車,不能獨走;莫邪雖利,不能獨斷,必有以動之。”
國語辭典
獨斷[ dú duàn ]
⒈ ?憑自己的主見決斷事情。
引《管子·霸言》:「獨斷者,微密之營壘也。」
《韓非子·孤憤》:「今大臣執柄獨斷,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
近專斷
反籌商
※ "獨斷"的意思解釋、獨斷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成語
- jī guāng bō lí激光玻璃
- bù róng不容
- tōng cǎo huā通草花
- mín guó民國
- liú fāng bǎi shì流芳百世
- zhuī jié qián追節錢
- yǒu hé有何
- shí huà shí shuō實話實說
- jiàng lí降厘
- liǎng shǒu兩手
- hēi xióng黑熊
- tú zhōng途中
- lù shì録事
- yōu xiù優秀
- tǔ zhōng土中
- shí shí kè kè時時刻刻
- wàn fāng萬方
- huí yìng回應
- cháng wù常務
- píng fāng gēn平方根
- liú lù流露
- jiào yì教義
- kāi huì開會
- gòu wù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