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仁不讓
詞語解釋
當仁不讓[ dāng rén bù ràng ]
⒈ ?當:面對。仁:正義之事。《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后以“當仁不讓”表示應做之事,就應積極主動去做,不能推托。
例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當仁不讓。——《后漢書·曹褒傳》
英not decline to shoulder a responsibility; in good cause do not lag behind; take sth. as one's obligation;
引證解釋
⒈ ?后泛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去做,絕不推諉。
引《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朱熹 集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后漢書·曹褒傳》:“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當仁不讓,吾何辭哉!”
清 錢謙益 《與惟新和尚書》:“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吳組緗 《山洪》二九:“他以一種當仁不讓的神氣立刻接受了委托,興奮的跳著去了。”
國語辭典
當仁不讓[ dāng rén bù ràng ]
⒈ ?語出泛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
引《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
《后漢書·卷三五·曹褒傳》:「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當仁不讓,吾何辭哉!」
《孽海花·第二五回》:「不如仍請敬王出來,做個領袖,兩位老師,也該當仁不讓,恢復光緒十年前的局面。」
近義不容辭
反臨難茍免
※ "當仁不讓"的意思解釋、當仁不讓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成語
- guǐ wù鬼物
- diào yòng調用
- shè yuán社員
- bǎi èr zǐ百二子
- shuò shí朔食
- yī xīn yī yì一心一意
- yǐn mò隱沒
- wài mìng fū外命夫
- fáng jiān房間
- tè tè特特
- huā huā花花
- dà yáo dà bǎi大搖大擺
- cóng zǔ zǔ fù從祖祖父
- sè kōng色空
- jìn yì wù盡義務
- dà fù pián pián大腹便便
- kàng gān rǎo抗干擾
- zhèn dǎ zhèn陣打陣
- jū zhù居住
- jīng yīng精英
- yuè xiāng越香
- hǎo bù hǎo好不好
- wǔ huì舞會
- kàng tǐ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