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美德的拼音篇一
努力學習“芽”
這棵“芽”長得較高,因為我總會在上課積極發言、注意力集中,全心全意融入到這堂課的內容中,專心致致地聽老師講課,就算旁人在大聲嚷嚷我會悄悄提醒他們,生怕沒有理解這課的內容,這這一切為了什么?僅僅為了成績嗎?不,這是為了將來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梁,成大器呀!如果現在不努力學習,長大后能有什么大作為呢?“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這一句話更是在激勵著我們好好讀書。有一次,下課時同學們基本都出去玩耍游戲了,我剛在位置上津津有味地看書,利用空閑時間看書也是一種自學呢!因此,這棵“芽”才自然而然地長這么高。
助人為樂“芽”
這棵“芽”非常茁壯,瞧!小時候,我和媽媽去逛街,在上一座橋時,一位老伯伯吃力地蹬著裝滿西瓜的三輪車,一邊還賣力的吆喝著:“賣西瓜咯!便宜賣嘍!”此時,驕陽似火,炙烤著大地,老伯伯頭上滲出了幾顆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下滑,臉通紅通紅的。我想:“這么多的西瓜,肯定很沉重吧!再說,這么熱的天氣,人怎么受得了呢……"媽媽凝視著賣瓜老伯,又望了望我,我從媽媽溫柔似水的眼神中似乎看出媽媽眼神中透著言語:嘉樂,快去吧,老伯氣喘吁吁的,多辛苦啊!我心領神會,三步并兩步地追上去,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推,三輪車明顯快了一點,老伯伯回頭看到我,沖我笑了笑,下了橋,老伯伯和藹可親地說:“小朋友,謝謝了。”我害羞地點了點頭,飛奔到媽媽身邊,我為我自己也感到了驕傲。你能想象這棵芽有多壯了吧!?
愛護環境“芽 ”
這棵芽漸漸在長大,它播種略遲了。以前,我總不那么愛護環境,總想:“世上這么多人都亂扔拉圾,多我一個人又會怎樣呢?”可是現在才如夢初醒,若每個人都怎么想,都亂扔垃圾,都沒有環境意識,那地球豈不是變得到處都是垃圾了嗎?噢!那多么恐怖!零食包裝滿地鋪,易拉罐滿地滾,塑料袋滿天飛,地球又臟又臭。不行,不能這樣,我們要有環境意識,不亂扔垃圾,不亂排污水,不砍伐森林……這棵芽也在不停長高,長壯……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芽能長成美德之花,成為一朵永不凋謝的花朵。
美德的拼音篇二
美德,是由心而起的,而不是被逼迫的。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品德,美德,應該人人都有。
不知你們看沒看過《七彩語文》?里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少年。
這個少年樂于助人﹑有孝心。他爸爸媽媽都是下崗人員,生活十分貧苦,但他依然微笑面對生活。他每天都在小區里檢查自行車﹑窗戶有沒有弄好。
這個少年的鄰居中有一個老奶奶,老奶奶一個人孤苦伶仃,年齡也不小。有孝心的他主動帶著他媽媽來陪奶奶,有時還會帶上同學,一起來表演節目,逗得奶奶開懷大笑。有一次,下大雨,奶奶打電話給他,他不顧傾盆大雨,來陪奶奶。所以,老奶奶每遇到一個熟人,都會介紹他這個“孫子〞。
這個少年,平時給他的零花錢,一分舍不得用,同學都說他太摳。可每到捐款,他卻特別“大方”,常常是傾囊所有。
我也一定要學習這個美德少年小哥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成為一個心靈美的人,回報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社會。真正做到美德——由心而起!
美德的拼音篇三
船上的漏洞本不屬于漆工約定工作范圍,只要把油漆漆好了,任務就算是已經完成,可是漆工卻順便將船上的漏洞補好,就是這么一個不經意的“舉手之勞”,卻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的發生。
看完此則故事,令人想到另一則故事,一個大雨瞬間傾瀉而下的午后,一位渾身濕淋淋的老婦,步履蹣跚地走進費城百貨商店。看著她那狼狽的姿態和簡樸的衣裙,所有的售貨員都對她視而不見。這時走出一位小伙子走進里間,搬出一把椅子。“夫人,不必為難,坐在椅子上休息就是了。”這個年輕人叫菲利,老婦人就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后來菲利來到卡內基公司,以他一貫的誠實和誠懇,成為“鋼鐵大王”的左膀右臂。菲利的舉手之勞,成就了他的“掃天下”的偉業。兩個故事雖說不同,但是結果都不同尋常。
舉手之勞無須付出多大的代價,也無須多大的成本,簡簡單單,一舉手,一抬足就可以做好,卻給他人和社會帶來意料不到的好的效果。在現實生活中:坐公交不少人給急需的人員讓座;看到老人跌倒順手把其扶起來;公共場所順手關燈,關閉水龍頭等并不少見,舉手之勞有的是一種傳統習慣,有的則是要細心的觀察,舉手之勞看似簡單,但卻反映出一種內心的美德。
與驚天動地的奇跡相比,舉手之勞微不足道,但由小見大,與微之外見精神,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一個人要成功,不僅要干大事,還要從小事做起,不僅要做好份內的事,而且還得做好份外的事,細節決定成敗,只有注意細節的人,才能全心投入,對待工作嚴謹認真,習慣舉手之勞之人,才是胸懷寬大,能替他人所想,把他人放在心上的人,社會需要溫暖,人與人之間需要真誠,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都來點舉手之勞,社會發展將更美好。
船主給漆工送了一大筆錢,其意不僅是金錢,而是一種報恩,菲利的舉手之勞,成就了其“掃天下”的偉業。誠然,大凡舉手之勞者都不圖回報,但是讓人銘刻在心,此種回報是意想不到,比起金錢更珍貴。舉手之勞人人可做,但愿社會有更多的此類漆工,同時也希望得到幫助者能象船主那樣,知書達理,給予愛心者以獎勵,共同營造“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良好氛圍。
誰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呢?若放在房地產行業來看,似乎沒有誰甘愿如此。因為,大家都想做那個被鼓掌、被關注的英雄。
上市,是眾多房地產企業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上市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意味著財富增加,同時也意味著頭上的光環在增加。
拿地建房,若無大海必有名山,若無景觀必有地段,總而言之,躋身于大城市,搶地王,做標桿,只為了能夠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建高品質精品住宅,本也無可厚非,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條件改善的必然。然而,每當豪宅出現的時候,隨之出現的還有“豪宅”、“標桿”、“典范”、“樣板”等一系列標榜性的詞語,目的別無其他,只是為了凸顯自己鶴立雞群而已。
還有,每當有記者要求采訪這些地產大佬的時候,總是感覺困難重重,所以在我的印象中,這些地產大佬似乎都喜歡玩低調,玩矜持。
實則不然,所有的低調與矜持其實都是裝出來的。他們并不是不愿意出面,而是擔心或因為一句話,或是一張照片,會把自己從傳奇的英雄人物,變成普通人,或者干脆成了爆發富。
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這幾十年時間里面,大家都已經變得浮躁,追名逐利幾乎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通病。
房子質量好,那么就一定要去爭取個大獎,在同行面前得瑟一回,再狠狠地向大家宣揚一番。甚至用那個鐵錘將不好的建筑敲掉,這樣的事都可以成為正面素材,被人褒獎。
其實,這些都是房地產開發的本質所在,建房子,提供安全、舒適的居所,這不就是房地產開發的本質嗎?
但是,卻鮮有人愿意低頭做事,把自己的身段放低。這樣,有英雄經過的時候,不免鼓掌以示敬佩。沒有英雄,不需要硬把自己扮成英雄,賺取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