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 |
開源:開辟水源;節流:節制水流。開辟收入的新來源;節制支出;減少消耗。比喻增收節支。 |
麻痹大意 |
麻痹:一種病態;身體某部分肢體失去知覺。比喻對事物現象不經心;失去警覺;粗心大意。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 |
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計度之外。指與某人或某集團沒有關系或關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吠影吠聲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條狗看見生人叫起來;很多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叫起來。比喻不察真情;跟著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
大公無私 |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
浪跡江湖 |
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處。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前因后果 |
佛教講;先前種什么因;后來就結什么果;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更生:重新獲得生命。 |
顛沛流離 |
顛沛:遭受挫折或困難;流離:離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滿腹經綸 |
腹:肚子;經綸: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引申為人的才學、本領、謀略等。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