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為己任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出處《南史 孔休源傳》:“休源風范強正,明練政體,常以天下為己任。”
例子經過這樣磨煉成長起來的青年,才會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人民日報》1965.6.1
基礎信息
拼音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注音一ˇ ㄊ一ㄢ ㄒ一ㄚˋ ㄨㄟˊ ㄐ一ˇ ㄖㄣˋ
繁體以天下為己任
感情以天下為己任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世。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識文斷字(意思解釋)
- 用智鋪謀(意思解釋)
- 物盡其用(意思解釋)
- 太歲頭上動土(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豐功偉績(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以天下為己任的意思解釋、以天下為己任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逍遙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敬業樂群 | 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 |
有膽有識 |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
枝對葉比 | 枝葉相對并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爭分奪秒 |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
妨功害能 | 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弊多利少 | 指弊端超過有利。 |
古為今用 | 指批判地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使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
記憶猶新 | 猶:還;仍然。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好像剛剛發生一樣。形容印象極其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