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而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言相提并論。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例子梁啟超《立憲政體與政治道德》:“然正以權限嚴明故,故行政部有莫大之威權,非他種政體可同年而語。”
基礎信息
拼音tóng nián ér yǔ
注音ㄊㄨㄥˊ ㄋ一ㄢˊ ㄦˊ ㄩˇ
繁體同年而語
感情同年而語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否定句。
近義詞同日而語、同日而言、同年而校
英語to name in the same da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任人唯親(意思解釋)
- 幫倒忙(意思解釋)
- 不驕不躁(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釋)
- 舉重若輕(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huán)(意思解釋)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戰(zhàn)天斗地(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窮愁潦倒(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意思解釋)
- 過五關斬六將(意思解釋)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釋)
- 花天酒地(意思解釋)
- 英雄所見略同(意思解釋)
- 好學不倦(意思解釋)
※ 同年而語的意思解釋、同年而語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烽火連年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zhàn)火或戰(zhàn)爭。指戰(zhàn)火連年不斷。 |
噓寒問暖 |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guī)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jié);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背鄉(xiāng)離井 | 指遠離家鄉(xiāng),流落他方。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zhàn)斗;奮勇沖殺向前。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戰(zhàn)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金玉滿堂 | 金、玉:黃金和美玉。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形容財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 |
憐香惜玉 | 憐、惜:愛護;愛憐;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憐愛。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