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作教刑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撲:古代刑具;教刑:教學中對學生的體罰。用撲作責罰學生的工具。
出處《尚書·舜典》:“象以典型,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
例子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比你少年在書房里,貴業師握住你手‘撲作教刑’的時候何如?”
基礎信息
拼音pū zuò jiào xíng
注音ㄆㄨ ㄗㄨㄛˋ ㄐ一ㄠˋ ㄒ一ㄥˊ
繁體撲作教刑
感情撲作教刑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謎語體罰學生
英語punish by feruling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經幫緯國(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四書五經(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鬼爛神焦(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戰戰業業(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窮愁潦倒(意思解釋)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釋)
- 金玉滿堂(意思解釋)
※ 撲作教刑的意思解釋、撲作教刑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治絲益棼 |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結果越整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不但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棼:紛亂。 |
舉棋若定 | 下棋子好像有預斷。比喻行事沉著果斷。 |
喜笑顏開 | 顏:臉色;開:舒展;開朗。形容心里高興;滿面笑容。 |
卑諂足恭 | 卑:低下;諂:巴結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于人。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轟轟烈烈 |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爭分奪秒 |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
力屈道窮 | 屈:竭,窮盡;道:途徑,辦法;窮:盡。力量辦法都已窮盡。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見所不見 | 見“見所未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