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木岑樓的成語故事

拼音cùn mù cén lóu
基本解釋一寸長的木材同尖頂的高樓比。原意是起點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輕重相比必須標準一樣。后也比喻差距極大。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
寸木岑樓的典故
有一位任國的人向孟子的學生屋廬子問禮與食哪個重要的問題,屋廬子隨口答道“禮重要”。任人又問道:“娶妻與禮哪個重要?”屋廬子答道:“還是禮重要。”
隨后,這位任人便一本正經地說道:“要是按著那些禮節去找吃的,恐怕就要挨餓、甚至餓死;如果不按著那些禮節去找吃的,可能就會有吃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還要按著禮節去行事嗎?再有,假如按照親迎禮,就得不到妻子;要是不行親迎禮,就能得到妻子,還一定要行親迎禮嗎?”
這一問,屋廬子沒有答出來。第二天,便去鄒國,轉告了老師孟子。
孟子聽后,說道:“回答這個問題有什么困難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高低是否一致,那么一寸長的小木頭也可能比頂端的高樓還要高。說金子比羽毛重,但是,豈能說三錢多重的金子也比一車的羽毛還要重?拿吃的重要與禮的細節相比較,何止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與禮的細節相比較,何止于娶妻重要?你去這樣回答他:‘扭折了自己哥哥的胳膊而奪取了他的食品,自己便有了吃的;而不扭折,便得不著吃的,那么他會去扭折嗎?越過東鄰的墻去摟抱人家的女子,便得到了妻子;而不去摟抱,便得不著妻子,那么他會去摟抱嗎?”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寸木岑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青天霹靂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南康軍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機直下示伊,青天霹靂,電卷星馳。” |
費盡心思 | 曾樸《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牽強附會,費盡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
沒顛沒倒 |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兩個都不為年紀老,怎么的便這般沒顛沒倒,對官司不分個真假,辨個清濁。” |
空穴來風 |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誅求無度 | 《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
氣充志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遂合諸侯于嘉陵,氣充志驕,淫侈無度。”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繩鋸木斷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名重一時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頓挫抑揚 |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歸去來辭〉》:“陶淵明罷彭澤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自協聲律,蓋其詞高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