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臺募士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ù tái mù shì
基本解釋募:招寡。比喻廣泛招納賢士。
出處宋·范仲淹《帝王好尚論》:“湯五聘伊尹,文王躬迎呂望,周公握發吐哺以待白屋之士,鄭武公好賢而詩雅歌之,燕昭王筑臺募士而智者歸之。”
筑臺募士的典故
燕昭王即位后,為報齊國侵犯燕國之仇,“卑身厚幣,以招賢者”。他專程向賢者郭隗請教,郭隗給他講千金市馬的故事后說:“今王誠欲致仕,先從隗始。”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拜師。后來樂毅、鄒衍、劇辛等名士紛紛來投奔。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筑臺募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
假公濟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窮鄉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楊柳依依 |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白日見鬼 |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鋪天蓋地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