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的成語故事

拼音tuī xīn zhì fù
基本解釋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光武帝紀》:“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推心置腹的典故
西漢未年,王莽篡政,引起天下大亂,各地農民紛紛起義,群雄討莽。公元23年初,劉玄被立為天子,劉秀任偏將軍。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劉玄。在這些戰斗中,劉秀屢立戰功,被劉玄封為“蕭王”。同時,劉秀與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陽河流城征戰多年。打了不少勝仗。公元24年秋,劉秀率兵攻打民起義軍于鄔(今河北束鹿縣東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帥為列候。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擔心劉秀是否出于真意。劉秀獲悉這一情況后,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撫之計,下令降者各歸其本部統領其原來的兵馬,劉秀本人則輕騎巡行各部,無絲毫戒備之意。這樣一來,降者都信以為真了,只聽他們經常三三兩兩地在一起低語:“蕭王推已之紅心,置他人之腹中,我們還擔心什么?還不為他打天下,出力嗎。”《后漢書·光武皇帝本紀》里的原話是:“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報死乎!”
后人根據這段歷史,將“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為“推心腹”成語,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推心置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是非口舌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干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 |
囊螢映雪 | 元 賈仲名《蕭淑蘭》第一折:“雖無汗馬眠霜苦,曾受囊螢映雪勞。” |
富貴驕人 | 《陳書 魯悉達傳》:“悉達雖仗義任俠,不以富貴驕人。” |
前瞻后顧 |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七十致仕》:“死期將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遠,夜行不休,前瞻后顧,無所棲歸,不亦太可憐乎!”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掉以輕心 |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之為圣經,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青云直上 | 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