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舊物的成語故事

拼音bù shī jiù wù
基本解釋舊物:舊的典章制度或原有的東西。指恢復(fù)原有的事業(yè)或山河。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暫未找到成語不失舊物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不失舊物)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逆道亂常 | 唐 李公佐《謝小娥傳》:“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jié)也。” |
有約在先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zhí)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
氣充志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xùn)》:“遂合諸侯于嘉陵,氣充志驕,淫侈無度。” |
鬼爛神焦 | 唐 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飛檐走壁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26回:“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 |
語重心長 |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嘆別離苦況,轉(zhuǎn)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
海底撈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
度己失期 |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贄《答耿司寇書》:“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無時刻而不系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