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基本解釋魚目:魚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魚眼來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出處漢 魏伯陽《參同契》上卷:“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
魚目混珠的典故
從前,有個叫滿意的人在一個處于蠻荒之地的不起眼的小鋪子里,用所有的錢買了一顆大珍珠。回到家后,他把大珍珠放進一個特意制作的盒子里,好好地收藏起來。只有在過年時,他才拿出來給一些朋友看。滿意有個叫壽量的鄰居,家里藏有一顆祖傳的大珍珠,常想拿出來和滿意比一比。可祖宗有遺訓,不可輕易示人,只好作罷。不久,兩人都得了一種怪病,臥床不起。看了好多醫生,吃了好多藥,可病情仍不見好轉。一日,街上來了一個據說能治各種疑難雜癥的游方郎中。兩家人分別將其請到家中,郎中看完病后,說此病需要以珍珠粉來合藥,才能徹底治愈。他留下一個方子,便匆匆走了。可是滿意怎么也舍不得殘損那顆稀世珍珠,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其他的藥;而壽量則吃了用家傳珍珠粉合的藥。后來郎中得知滿意并未服用珍珠粉,前去一看,發現他的珍珠的確是稀世之寶。而郎中一看壽量的珍珠就說:“這是海洋中一種大魚的眼睛,以魚目混充珍珠,哪能治好你的病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魚目混珠)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師心自是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座,謬誤差失者多矣。” |
靡所底止 | 《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
說雨談云 | 元·湯式《賞花時·送友人觀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說雨談云口倦開,須發已斑白,風流頓改。” |
丑聲遠播 | 《宋書·盧陵孝獻王義真傳》:“咸陽之酷,丑聲遠播。” |
經緯天下 |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 |
萬里長城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囊螢照雪 | 《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
隳肝瀝膽 |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書》:“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有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 |
妻兒老小 | 明 梁辰魚《浣紗記 見王》:“你一向遠出,可速與妻兒老小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