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偷豪奪的成語故事

拼音qiǎo tōu háo duó
基本解釋詐取與強(qiáng)搶。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cái)物或權(quán)利。
出處宋·蘇軾《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巧偷豪奪的典故
北宋末年,書畫家米芾喜歡收藏書畫真跡,他用盡一切手段去得到別人的書畫,先是借閱研究,然后賴著不還,最后是臨摹一幅還給主人。宰相蔡京是書畫家,同樣愛好收藏,很多人去進(jìn)貢。米芾想盡一切辦法從蔡京兒子蔡攸出得到王羲之的字。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巧偷豪奪)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 成語 | 歷史出處 |
|---|---|
| 止戈為武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td> |
| 信口開合 | 元 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 |
| 輪扁斫輪 | 《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td> |
| 新仇舊恨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td> |
| 溝滿壕平 |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溝滿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氣逼人,滴水成冰。” |
| 膽寒發(fā)豎 | 五代·王定?!短妻浴ず眉暗趷旱强啤罚骸袄钌偾溆衷徊倏諒?,冒白刃,聞?wù)呙也荒懞l(fā)豎,永為子孫之戒?!?/td> |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
| 安步當(dāng)車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以當(dāng)貴,清靜貞正以自虞?!?/td> |
| 色中餓鬼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5回:“一個(gè)字便是僧,兩個(gè)字是和尚,三個(gè)字鬼樂官,四字色中餓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