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緩帶的成語故事

拼音bāo yī huǎn dài
基本解釋褒:闊。寬衣大帶。指古代儒生的裝束
出處《新唐書·劉知畿傳》:“博帶褒衣,革履高冠。”
暫未找到成語褒衣緩帶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褒衣緩帶)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脆而不堅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華而不實,脆而不堅。” |
從俗浮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趕盡殺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
大失所望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
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
度己失期 | |
赴湯蹈火 |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
不置可否 |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無所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