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亂安危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ì luàn ān wēi
基本解釋使紛亂的社會得到整治,危急的局勢得以安定。
出處宋·蘇軾《東坡集·司馬溫公行狀》:“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亂安危者,皆不載。”
暫未找到成語治亂安危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治亂安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體恤入微 | 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凡胎前產后一切要癥,必須明白透澈,體恤入微。” |
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刻骨銘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胸有成竹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視微知著 |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記》:“真為目不忍見。” |
兢兢戰戰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穩守著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戰抱著個天大悶葫蘆”。 |
之死靡二 | 《宋史·忠義傳一》:“若敵王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疆,或授職守土,或寓官閑居,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之死靡二,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 |
性急口快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這話也說得是,那么著,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