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歸計的成語故事

拼音tù qiú guī jì
基本解釋菟裘:地名,山東泰安東南。比喻準備告老還鄉或退隱。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菟裘歸計的典故
春秋時期,魯惠公死,由繼室所生的魯隱公繼位,他執政11年準備讓位給魯桓公,大夫羽父要求他殺了桓公。隱公說自己準備在菟裘造房養老。羽父反過來在桓公面前誣陷隱公,并派人刺殺了隱公。隱公的菟裘歸計還沒實施就被殺害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菟裘歸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曇花一現 |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 |
不可多得 | 東漢 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
寸進尺退 |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進寸而退尺。”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寸進尺退,卒無所成。” |
青天霹靂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南康軍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機直下示伊,青天霹靂,電卷星馳。” |
此一時彼一時 | 語出《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輕而易舉 |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
改過遷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鬼怕惡人 |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 |
隔靴搔癢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