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傾心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jiàn qīng xīn
基本解釋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見便完全被對方吸引住了。
出處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晉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與將軍風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
暫未找到成語一見傾心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見傾心)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痛不欲生 |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風言影語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致趙秋舲書》:“猥以春來王粲之不歸,論傳海外東坡之憶死,風言影語,莫識來因,一介鯫生,何忌何惜!” |
聞聲相思 | 《鬼谷子·內揵》:“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不御,遙聞聲而相思。”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吉星高照 | 陳殘云《熱帶驚濤錄》:“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帶有‘吉星高照’之意。”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自力更生 |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遺形藏志 |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志,與道相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