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面之交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n miàn zhī jiāo
基本解釋同別人只見過一面的交情。意謂交情不深。
出處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62回:“我與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語從何而來?”
半面之交的典故
東漢時期才子應奉記憶力驚人,在他20歲那年,他去拜訪彭城官員袁賀,在袁家做馬車的匠人打開半扇門露出半邊臉來告訴他袁賀不在家。幾十年后的一天,應奉在路上認出了這個車匠,車匠十分驚嘆他的記憶力。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半面之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用心竭力 | 明·無名氏《破天陣》:“如今圣人招賢納士,豁達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則要你用心竭力也。” |
鋪張浪費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 |
自力更生 |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 |
人面獸心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贊》:“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發左衽,人面獸心。” |
金光閃閃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
戶限為穿 | 唐 李綽《尚書故實》:“(智永禪師)積年學書,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石。人來覓書,并請題頭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 |
胸有成竹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
頭面人物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發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 |
不費吹灰之力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