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死留皮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o sǐ liú pí
基本解釋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間。比喻將好名聲留傳于后世。
出處宋 歐陽修《王彥章畫像記》:“公本武人,不知書,其語質,平生嘗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蓋其義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豹死留皮的典故
五代時期,梁朝名將“王鐵槍”王彥章跟隨梁太祖朱溫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深受重用。梁末帝朱貞繼位后,唐軍進攻梁國。王彥章受命御敵,但因寡不敵眾被俘。唐莊宗勸王彥章歸降。王彥章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寧死不降。不久就被殺害。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豹死留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治絲益棼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
遲疑不決 | 《隋書 段文振傳》:“遲疑不決,非上策也。” |
本位主義 | 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六)本位主義,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之一。” |
一軌同風 |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天下。” |
從俗浮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以權謀私 |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私,化公為私。”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香銷玉沉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盆記》:“他怨悠悠香銷玉沉,亂紛紛碎滴珠囊逬,我難主憑蕭蕭兩鬢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