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之策的成語故事

拼音wàn quán zhī cè
基本解釋絕對可靠、沒有任何漏洞的辦法。全:周到;策:計謀、辦法。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表傳》:“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將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后嗣,此萬全之策也。”
萬全之策的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進行激戰,袁紹派人去尋求劉表的支持。劉表與部將韓嵩、劉先商量。他們紛紛表示要支持曹操,認為袁紹沒有實力。目前采取坐山觀虎斗的策略,靜觀形勢的發展。韓嵩則認為歸附曹操可以榮華富貴,是一個萬全之策。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萬全之策)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手遮天 | 唐 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縫衣淺帶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后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
卬首信眉 | 《漢書 司馬遷傳》:“今已專職形為埽除之隸,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膽寒發豎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聞者靡不膽寒發豎,永為子孫之戒。”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儉以養德 |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發號施令 | 《尚書 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
信以為真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稱是宰相房玄齡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來歷,信以為真,把他十分敬重。” |
妻兒老少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兒老少,和劉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徑投望江縣天荒湖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