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諸名山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藏之名山”。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例子一個人做一部書,藏諸名山,是封建時代的事,早已過去了。魯迅《準風月談·序的解放》
基礎信息
拼音cáng zhū míng shān
注音ㄘㄤˊ ㄓㄨ ㄇ一ㄥˊ ㄕㄢ
繁體藏諸名山
感情藏諸名山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作品等。
近義詞藏之名山、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重整旗鼓(意思解釋)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釋)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釋)
- 一軌同風(意思解釋)
- 價值連城(意思解釋)
- 弦外之響(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荒淫無恥(意思解釋)
- 以權謀私(意思解釋)
- 結黨營私(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淺見薄識(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無惡不作(意思解釋)
- 遙遙無期(意思解釋)
- 飽學之士(意思解釋)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釋)
- 甘之如飴(意思解釋)
※ 藏諸名山的意思解釋、藏諸名山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聞聲相思 | 聲:名聲。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
大名鼎鼎 | 鼎鼎:聲威盛大的樣子。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
著手回春 |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也比喻醫術高明。 |
前瞻后顧 | 同“瞻前顧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壽元無量 | 壽元:壽命;無量:沒有限度。祝人長壽的頌辭。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