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燭夜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炳:點燃。珍惜光陰。比喻及時行樂。
出處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
例子古人炳燭夜游,良有以也。(唐 李白《春夜宴從桃花園序》)
基礎信息
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
注音ㄅ一ㄥˇ ㄓㄨˊ 一ㄝˋ 一ㄡˊ
繁體炳燭亱游
感情炳燭夜游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及時行樂。
近義詞秉燭夜游
英語hold a candle for a night excursion--to enjoy life whenever possib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圓顱方趾(意思解釋)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釋)
- 不可勝舉(意思解釋)
- 催人淚下(意思解釋)
- 二百五(意思解釋)
- 翹尾巴(意思解釋)
- 齊頭并進(意思解釋)
- 一時一刻(意思解釋)
- 誅求無度(意思解釋)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釋)
- 簡明扼要(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困獸猶斗(意思解釋)
- 單刀直入(意思解釋)
- 冒失鬼(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炳燭夜游的意思解釋、炳燭夜游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加官進爵 | 舊時指官職提升。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不翼而飛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勢不可為 | 為:做,干。大勢已去,無能為力。 |
鉅學鴻生 | 學識淵博的人。 |
濫用職權 |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 |
懲惡勸善 | 懲:責罰;勸:勉勵。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