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許太守琯之興化
送許太守琯之興化。明代。湛若水。 興化古名郡,廟為長者留。何以稱長者,筑陂灌民疇。聞有障海堰,亦有黃公橋。橋成不自度,鵲去空遺巢。魚性惡其網,人情忌其高。令德全愷悌,吐茹豈剛柔。民俗望風變,再來段大夫。
[明代]:湛若水
興化古名郡,廟為長者留。何以稱長者,筑陂灌民疇。
聞有障海堰,亦有黃公橋。橋成不自度,鵲去空遺巢。
魚性惡其網,人情忌其高。令德全愷悌,吐茹豈剛柔。
民俗望風變,再來段大夫。
興化古名郡,廟為長者留。何以稱長者,築陂灌民疇。
聞有障海堰,亦有黃公橋。橋成不自度,鵲去空遺巢。
魚性惡其網,人情忌其高。令德全愷悌,吐茹豈剛柔。
民俗望風變,再來段大夫。
唐代·湛若水的簡介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 湛若水的詩(984篇) 〕
宋代:
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清代:
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
宋代:
釋普巖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
更深欹枕夢何處,兩峰清霜曉未收。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
更深欹枕夢何處,兩峰清霜曉未收。
宋代:
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
憶昔遊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緻雖不多,愛養尚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