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二首·其一
從軍行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唐代]:王昌齡
這首詩描寫了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在漠北以武鋼車合圍單于,從此漠南無王庭的一戰。
結合史記的一段記載:“而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余里,見單于兵陳而待,于是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衛將軍驃騎列傳》)
事件:“大將軍出戰”漠北決戰,大將軍衛青率五萬騎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環境:“白日暗榆關”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
戰法:“三面黃金甲”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合圍單于,趁風起時反擊。
戰果:“單于破膽還”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逃跑而去。
唐代·王昌齡的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 王昌齡的詩(212篇) 〕
明代:
蕭顯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宋代:
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
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
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
明代:
曾曰唯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
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
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
清代:
史善長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明代:
姚子蓉
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國微茫樂事饒。紅葉影飄鐘出寺,寒鴉聲起麓歸樵。
懸知別后情千縷,且復尊前醉一瓢。莫訝嚴城笳鼓急,峰頭白鶴正相招。
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國微茫樂事饒。紅葉影飄鐘出寺,寒鴉聲起麓歸樵。
懸知別後情千縷,且複尊前醉一瓢。莫訝嚴城笳鼓急,峰頭白鶴正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