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五鶴西北來
古風·五鶴西北來。唐代。李白。 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仙人綠云上,自道安期名。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唐代]:李白
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
仙人綠云上,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
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五鶴西北來,飛飛淩太清。
仙人綠雲上,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
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
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譯文
五只仙鶴從西北的天邊,盤旋翱翔而來。
綠色云彩上騎鶴的仙人自報家名:吾乃安期生。
四個白玉般靚麗的小童,雙雙吹著紫色的鸞笙。
突然間仙人消失,只有回旋的風留下了絲絲天籟之聲。
我待追問幾句,他們已如流星,無影無蹤。
我真想得到仙草靈藥,人與天共老。
注釋
凌太清:經過天空。凌,歷經。太清,即天空。
安期:即安期生,仙人名。《史記·封禪書》中說,方士李少君自言于海上見過安期生,給他吃過大棗,其大如瓜,居海上蓬萊仙山。
“回風”句:回風,回旋之風。天聲,巨響。
傾:本意超越,這里指相匹。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明代:
王紱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明代:
童軒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年宰相才。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年宰相才。
清代:
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清代:
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射幹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