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二首,與本調不同)
憶江南(二首,與本調不同)。五代。馮延巳。 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玉人貪睡墜釵云,粉消妝薄見天真¤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今宵簾幕揚花陰,空馀枕淚獨傷心。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發人離別。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五代]:馮延巳
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
玉人貪睡墜釵云,粉消妝薄見天真¤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
今宵簾幕揚花陰,空馀枕淚獨傷心。
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
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發人離別。
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
玉人貪睡墜釵雲,粉消妝薄見天真¤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
今宵簾幕揚花陰,空馀枕淚獨傷心。
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
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隻恐明年花發人離別。
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唐代·馮延巳的簡介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 馮延巳的詩(156篇) 〕
明代:
朱應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複得。
宋代:
陸游
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屨曉穿天柱云。
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將渡遼軍。
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屨曉穿天柱雲。
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將渡遼軍。
宋代:
劉季孫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魚。無錢買釣艇,貌古常有馀。
遇人喜談笑,貰酒日不虛。浩歌出塵表,白鳥來徐徐。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魚。無錢買釣艇,貌古常有馀。
遇人喜談笑,貰酒日不虛。浩歌出塵表,白鳥來徐徐。
宋代:
趙蕃
少年意與春競,老老全將病供。
鵲噪芳陰樹樹,蝶飛幽夢重重。
少年意與春競,老老全將病供。
鵲噪芳陰樹樹,蝶飛幽夢重重。
宋代:
張镃
朝陽鳴鳳國之祥,瑞事吾家鷗鷺行。
最愛幾聲煙外響,和他漁艇獨敲榔。
朝陽鳴鳳國之祥,瑞事吾家鷗鷺行。
最愛幾聲煙外響,和他漁艇獨敲榔。
明代:
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
雲淨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