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動
按兵不動 (按兵不動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àn bīng bù dòng,按兵不動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怎么讀
注音ㄢˋ ㄅ一ㄥ ㄅㄨˋ ㄉㄨㄥˋˊ
繁體按兵不動
出處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召類》:“趙簡子將襲衛(wèi),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趙簡子按兵而不動?!?/p>
例子又聽得寨前炮響,史文恭按兵不動,只要等他入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yīng)捉人。(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正音“不”,不能讀作“bú”。
用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多指接到任務(wù)后不肯做或暫時不做。
辨形“按”,不能寫作“安”。
謎語休戰(zhàn)
近義詞裹足不前、以逸待勞
反義詞雷厲風行、聞風而動
英語not to throw the troops into battle
俄語бездéйствовать, заняв выжидáтельную позйцию
日語兵を進めずに時機(じき)を伺う
德語seine Truppen bis zu einem günstigen Augenblick zurückhalten(sich Zurückhaltung auferlegen)
※ 成語按兵不動的拼音、按兵不動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zhuǎn)拼音
一本正經(jīng) | 正經(jīng):莊重;正派。形容態(tài)度規(guī)矩而莊重。 |
恨鐵不成鋼 | 怨恨鐵不能被煉成鋼。形容對所期望的人要求嚴格;恨他不爭氣;迫切希望他變得更好。 |
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quán),就發(fā)號施令,指手畫腳。 |
烽火連年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zhàn)火或戰(zhàn)爭。指戰(zhàn)火連年不斷。 |
明若觀火 | 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 |
發(fā)綜指示 | 獵人發(fā)現(xiàn)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跟蹤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tǒng)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钴S的姿態(tài)。也作“龍?zhí)④S。”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fā)誓。表示態(tài)度堅定或忠誠。 |
海底撈月 |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fā)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天網(wǎng)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shù)挠眯幕蛐袕健?/td>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