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連蔓引的成語故事

拼音zhū lián màn yǐn
基本解釋指廣泛株連。
出處《明史 奸臣傳 胡惟庸》:“帝發怒,肅清逆黨,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及為《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株連蔓引,迄數年未靖云。”
暫未找到成語株連蔓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株連蔓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風流人物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滿天星斗 | 唐 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多謀善慮 |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回光反照 | 元 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臺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鬼爛神焦 | 唐 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
學而時習之 |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