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動眾的成語故事

拼音qǐ bīng dòng zhòng
基本解釋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guī)模出兵?,F(xiàn)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p>
暫未找到成語起兵動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起兵動眾)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 成語 | 歷史出處 |
|---|---|
| 隨行就市 | |
| 不可勝舉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td> |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 遺形藏志 |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志,與道相得?!?/td> |
| 歸十歸一 | 白誠仁、何紀光《小紅軍》:“你看他,又背紅纓槍又拿手榴彈,收拾得歸十歸一,真像個久經(jīng)鍛煉的紅軍戰(zhàn)士了?!?/td> |
| 過而能改 | 《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
| 視死如歸 |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td> |
| 徇私舞弊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舞弊,克減酒肉?!?/td> |
| 骨肉之親 | 閩劇《釵頭鳳》:“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td> |
| 不置可否 |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無所可否?!?/td> |